在40万用户时,我想和你分享一段创业体会

2021-11-19

我是卖家精灵创始人老陈,今天,我想和你分享一段创业经历和体会。
对于正在亚马逊创业的你,或许会有一点启发。
像我们这种做服务型产品的企业,有产品开发、运营、推广、团队管理,对于亚马逊卖家的你,也一样。

2017年9月30,卖家精灵上线。
2021年11月22,卖家精灵注册用户过40万。
40万,我们用了4年时间。

获取这40万用户,我们做对了什么?做错了什么?我想分享给你。

冷启动
上线一个新产品,最难的是如何冷启动。
对于社区类产品,如果冷启动时的种子用户不对,会把社区风向带偏。你看简书,上线头几年有浓浓的程序员味道,知乎头几年也只存在于互联网圈。

卖家精灵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是怎么来的呢?
2017年10月,我们在amz123上买了两个坑位,同时,产品头3个月免费(2018年元旦前)。
3个月时间,排名跃升到行业第2,仅次于紫鸟数据魔方,第3名是数据脉(2019年退出行业),然后是船长和易麦宝(也已退出行业)。
为什么头三个月免费?因为对卖家精灵的质量,自己都没有信心,不想惹来太多的投诉。
我们真的没有再做其它动作,就是:免费 + 网址导航。

体会:一个杀手级营销手段,胜过四面撒网。

产品方向
有很多朋友告诉我,说我们四年专注一款产品,很了不得啊!
其实,这是一个误会。
2018年9月,我们暂停了卖家精灵的后续迭代,整个技术团队转向了亚马逊ERP,并且开始去寻找融资。
为什么呢?
因为,对于大数据选品,我很迷茫,没有思路。
还有,大数据产品,海量数据存取,成本高,还要时刻处理亚马逊的爬虫封堵,风险大。
ERP是一个刚需,而且稳定性极好(两年后也证明了:ERP遍地开花,最受投资人青睐)。

但3个月后,我又突然决定,即刻终止ERP项目,All In到卖家精灵2.0的开发。
最终,在2019年1月29日,卖家精灵2.0内测版上线。

那段时间,我找过好几家风投,都无果。
我在想,要是我们融到钱了,还能这样大刀阔斧吗?
总之,我觉得继续走卖家精灵这条路,是对的,因为我没有做过亚马逊运营,对卖家需求和场景不敏感。

产品迭代
我见过太多的同行,开始一年产品迭代很快,但后面就停滞了。
我觉得最大的问题,就是没有找到产品迭代的驱动力。
说来也简单,就是从用户中来,到用户中去。
让用户提交Bug和新需求的渠道尽量畅通,然后用任务系统把这些反馈管理起来,形成一个闭环。

我们用的是Tower,用户提出反馈后,客服或产品经理会将问题提交到Tower,然后这个任务就会开始流转起来,驱动公司各小组成员,直到该bug修复、新功能上线。

我们70%的产品功能都是由用户发起的,另外30%才是内部小伙伴和产品经理发起。
最近4年,我们的技术团队都是饱和状态,因为用的人越多,反馈的bug和新需求就越多。

技术迭代
很多人认为,大数据行业高深莫测,技术含量一定很高,投入一定很大。
对于创业型公司,资金不多时,要是这样想,第一步都不敢迈了。
在2018年9月前,我们的数据存取,都是简单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,千万级数据 + 按月分表,没啥技术含量。
后来系统撑不住,就一点点升级,加入了ES(查询检索技术),再引入MemCache和Dubbo,然后再切换为MangoDB,然后用上了MQ,然后再用上了Spark…..(是不是听不懂?)
前后技术升级花了两年时间,应对了不断增加的小高峰。

体会:
要是一开始全部转向高大上的技术,以我们当时的团队和资金,估计就吃不消。

创业是演化模式,投资是规划模式。
比如,创业者:3-5人先做起,逐步扩到50人,
投资方:先定一个目标,可能需要招100人,那么先把人找齐,再开始干活。

用户增长
用户增长主要指用户的获取、转化和留存。
对于我们最有效的一招,就是每周二19:30的直播。

我们同行也都在做,但我们有几个动作更有效。
1、邀请行业讲师,而不是自己人:行业讲师大V,自带流量,它们也会给自己学员和粉丝宣传卖家精灵。
2、用行业内直播平台:最开始我们用的是连连Link的直播平台,每次直播前,它们都会在自己的用户群帮我们宣传,但一年后,拉新停滞;我们转向了跨境知道直播平台,又一波增长。
我们很多同行用小鹅通、一直播,就没有用上第三方流量这个杠杆。
3、坚持,再坚持:我们最早的一期是2019年7月,现在是第109期,每周一期,从未间断。
最开始那几个月,我们每次观看人数只有几十人,但我们一直坚持,终于在几个网红讲师下引爆,到后来的几千人。

直播最大的价值,不一定是直播本身,因为每次来观看的人数,不到5%。
而公众号每次推送的20万+用户中,受影响最大的,是那没来的95%,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直推海报,产生了信任。
就像我和内容运营小伙伴讲,我们一定要设计好公众号Banner图片,因为打开人数不到3%,但100%用户都看到了Banner,Banner才是我们最有价值的内容。

还有一点,因为我们没有做过搜索引擎竞价广告(本质是流量劫持),也没有强制要求用户绑定公众号,所以看到我们推送的用户,对我们宽容度要高很多,让我们可以每周发直播提醒。
我知道很多同行,一发直播提醒就被用户投诉,然后被平台禁言两周,这就是用户不精准带来的麻烦。

内容运营
我一直觉得:用户体验 = 可感知的 + 产品价值
很多产品,不是产品不够好,而是用户教育不足。
消费升级,本质是用户认知升级。比如电动牙刷、洗牙器,我们是不是看了种草视频才有购买冲动?

而对于我们这类B端产品,用户教育讲究的是场景。
而最好的场景,就是用户使用工具遇到困难时,所以我们在功能导览和字段解释上,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,让自助成为用户的第一选择,这也让我们客服负载不断降低。
所有的沟通,比如客服、销售和营销,本质上都是基于内容。
所以,我们重点放在内容,我们没有销售团队,一个人也没有。

团队管理
如果说卖家精灵有一项核心竞争力,那就是团队。
因为最近4年,我们只有1人离职,这比起换了一茬又一茬的团队,同样的人数,战斗力要强很多,内部认同感和默契度也要高些。
团队管理,基础就是建立信任,这是坦诚沟通的基础,然后就是协作。

说到建立信任,我举一个例子,就是发薪日期。我们是每月最后三天发,一般是28号,永远都是全薪,持续了5年。
还有,没有考勤、弹性工作制,月度目标和提成,小组自己说了算。

协作的核心,就是事驱动人,而不是人驱动事。
人驱动事很容易官僚,典型特征就是会议特别多,而会是由人主持,主持者就成了权力中心。

比如我们,客服发起一个新需求后,产品经理会去评估,然后出原型,设计师出效果图,前端开发页面,后端开发接口和设计数据库。
上线后会at所有业务人员,其中内容组准备帮助、营销的内容,市场组负责对外推广。
最后发起任务的人,关闭任务,一次协作结束。
这次,客服为主角,驱动所有人协作,谁是权力中心?Nobody。

因为每个人都要对协作中自己那个节点负责,就不会有抱怨、背锅甩锅,一切在Tower里透明。
因为是任务驱动,异步协作,所以也没就必要有考勤、周会,来不来公司,关系也不大。


好了,这次就分享到这里。
真的没有什么秘密。如果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,产品和内容质量就不会太差。
我们一直会是一家创业型公司,比如说呢?办公室最角落、被挑剩下的的工位就是我的。

如果你觉得内容有点料,那就动一下手:
打开卖家精灵公众号 -> 切换输入框 -> 吐槽,提一个bug或一个新需求。
感激不尽!


网友评论

Avatar
  • 添加图片
请登录
全部评论(1条) / 我的评论
最新 / 最热

主人,内容加载中,请耐心等待~